0571-83823552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信息 > 医院新闻

手术前这些药到底停不停?

时间:2025-02-26

在手术前除了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,还需要注意的是术前的药物管理:哪些药物可以继续服用?哪些药物需要暂停使用?这其中的影响关乎到手术顺不顺利、恢复如何。

 

 

必须停用的药物

 
降压药

一、利血平(包括复方利血平【北京降压 0 号】)

利血平会消耗人体体内的儿茶酚胺,等到麻醉的时候,血压会剧烈波动,医生也无法控制,手术风险蹭蹭往上涨。所以,手术前1-2周就得把它停了,还得赶紧换成别的降压药,稳稳当当度过手术前后这段关键期。

二、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(像缬沙坦、厄贝沙坦、卡托普利、贝那普利等)

这类降压药有点“轴”,手术创伤带来应激状态时,它会干扰身体里肾素–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自我调节,让术中血压变得不稳定。特别是麻醉诱导后,低血压很容易就找上门。所以,手术当天早上可千万别吃

 
降糖药

一、口服降糖药(例如二甲双胍、吡格列酮、格列本脲、罗格列酮等)

手术期间要禁食禁水,这时候要是吃口服降糖药,低血糖风险就像个隐藏的“定时炸弹”。低血糖一发作,头晕、心慌、昏迷都可能来捣乱,手术进程被打断,术后恢复也跟着遭殃。所以,手术当天早上,把口服降糖药放一边,别吃。

二、达格列净

达格列净降糖有个特别的法子——促进尿糖排泄。手术时身体应激,大多还得插导尿管,这时候用它会导致尿液里葡萄糖浓度升高,泌尿系统感染风险直线上升,术中血糖调控也成了难题。所以,术前3天就得停用。

 

抗凝药、抗血小板药物

一、抗血小板药物

1)阿司匹林:阿司匹林能让血小板“偷懒”,不聚集工作,手术创伤大时,出血风险就大增。但停不停、停多久,得医生综合评估围术期风险。

2) 氯吡格雷:这药抑制血小板功能那叫一个强力,抗血小板作用还持续老长一段时间。术前不停用,术中、术后出血几率飙升。一般得停药5-7天,这样手术视野清清爽爽,出血并发症少,患者手术安全有保障。

3)替格瑞洛:同样是强效抗血小板“能手”,快速又持久抑制血小板聚集。为降低手术出血风险,术前3-5天得停药,给血小板功能喘口气,恢复恢复,不然术中大出血可就难控制了。

二、抗凝药

1)华法林:华法林靠抑制维生素 K 依赖的凝血因子合成来抗凝,术前不停,凝血功能大大降低,术中出血止都止不住。通常要停药3-5天,医生还得结合患者病情、凝血指标,看看要不要采取过渡抗凝措施,防血栓偷袭。

2)利伐沙班、达比加群:这俩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凝效果杠杠的,要是一直吃到手术,术中出血风险高得吓人。术前24-48小时停用,就能平衡抗凝和出血风险,手术顺顺利利,后续还得根据患者个人情况,把抗凝衔接安排妥当。

3)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:普通肝素起效、代谢都快,术前6小时停用,术中出血风险就降下来;低分子肝素抗凝持久些,术前24小时停用,既防围术期大出血,又减少停药期间血栓形成几率,给手术安全保驾护航。

 
利尿剂(如如氢氯噻嗪、呋塞米、螺内酯)

利尿剂容易让身体排尿,血容量就相对不足了。手术中麻醉状态下,血压容易“跌跌不休”,重要脏器灌注受影响。不过慢性心衰患者特殊,手术当天早晨得服一次,稳住心脏功能,防心衰急性加重;非心衰患者,手术当天早上就别吃了

 

抗抑郁药

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药(像苯乙肼、溴法罗明、托洛沙酮、异唑肼、苯环丙胺等)这类抗抑郁药和麻醉药碰到一起,容易引发低血压、高热、惊厥这些严重不良反应,患者生命安全受威胁。所以,术前至少2周就得停药,等体内药物代谢干净,手术麻醉风险就降下来了。

 

 

不用停用的药物

钙通道阻滞剂(如硝苯地平、氨氯地平、维拉帕米)

β受体阻滞剂(如美托洛尔、比索洛尔)

抗心律失常药物(如胺碘酮、地高辛、奎尼丁、β受体阻滞剂)

硝酸酯类(如硝酸甘油、异山梨酯)

他汀类药物(如阿托伐他汀、辛伐他汀、普伐他汀)

中枢神经系统药物:

抗癫痫药物(如苯妥英钠、卡马西平)

抗精神病药(如氟哌啶醇、利培酮、奥氮平)

抗帕金森药物(例如左旋多巴等)

 

 

温馨提示:

为了手术安全无虞,术前患者一定要仔仔细细把正在用的药物告诉医生,千万别隐瞒!

正在吃上述药物的朋友,先咨询医生,遵医嘱停药或调整药物,共同一起为健康加油,顺顺利利度过手术关!

 

 

 

 

-END-

 

 

 

 

供稿作者:杭州明州医院 骨科 车明泽

审核医师:杭州明州医院 骨科 车明泽

编辑整理:杭州明州医院 宣传中心

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违规、侵权请联系我们

热门关注

在线咨询